《泰山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童年的农家活儿(二)

   期次:第9期   作者:蓝田明月   查看:207   
  打核桃疙瘩
  那时候,缝纫机和塑料纽扣还是稀罕物,成衣更属奢侈品。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的衣服要靠女人们一针一线缝制而成。编织核桃疙瘩作衣裳纽子,就成了一门手艺。
  所谓核桃疙瘩,是用布条子纽结而成的小拇指顶大小的布疙瘩,形状好似初成的小核桃。家家的女当家人几乎都会编结,只不过品相有美丑妍媸而已。
  庄户人家置办新衣裳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。劳作一年,到快过年时,一般家庭都要人人做一件新衣裳,图个吉祥如意。一进腊月,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,到集上买布,找染坊染布,选择合适的式样量体裁衣,大人们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意,小孩子们挂念着即将穿在身上的新衣裳,高兴得如同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花鹁鸽。奶奶妈妈们点灯熬油、费力劳神,新衣裳终于做好了。接下来就是钉核桃疙瘩。不大讲究的人家,简单做上几只纽子,结结实实地缝在衣裳上,就万事大吉了。心灵手巧的人家,把一个个核桃疙瘩打得有型有样、精致可爱,然后再结出几个精巧的花样,仔细地缝在一起。人穿在身上,顿时长了几分精神,多了好些灵气。别小看这不起眼的核桃疙瘩,那正是一件衣裳的“眼睛”吶。
  我奶奶打的核桃疙瘩,又结实、又好看。我七八岁以前的穿着,那些漂亮的“纽扣”都是奶奶的“绝活”。
  拾柴禾
  秋风夹带着秋雨,带来了阵阵凛冽的寒意。曾经青翠饱满的树木经不住摧残,开始凋零、落叶。哦,孩子们又要忙活着拾柴禾了。
  拾柴禾,是农村小学生们的常课。
  那些年生活困难,烧火做饭没有今天的天然气、电磁炉等等,也极少有煤炭,其烧火做饭全靠柴禾。农家孩子,往往过早地知道了生活的艰辛,体贴父母拉扯孩子、维持家庭的困难。物力维艰的日子,更让他们珍惜任何一把柴火、几颗粮食。秋天天短,放学早,孩子们回家放下书包,顺手抓起草筐就往庄外赶,趁着天色好多拾几把柴禾。
  村庄外的南河边上,几片不大的树林,杨树、柳树、槐树、榆树们参差散漫地生长着。春天,一团团青翠欲滴的绿影摇风,来来往往的鸟儿们在此安居乐业、生儿育女。秋后,树儿们摇身一变,一身金黄色的衣袍,俊朗明丽,光彩耀人。但好景不长,也辉煌不了多长时间,大自然早早地在算计着它们呢!一阵一阵的秋风,刮走了它们的汁水,吹散了它们的衣裳,无可奈何中,脱落主干的树叶,化成一只只上下翻飞的“黄蝴蝶”,在秋风里翩翩起舞。有点诗兴才学、闲情逸致的人,见了这种场面,肯定会诗兴大发。那些当年生长的小树枝子,扛不住寒冷的威胁,不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。假如一人站在静悄悄的树林子里,侧耳聆听那些断续杂乱毫无秩序的声音,的确如同天籁般美不胜收。不过,在孩子们看来,这些东西哪里有那么多的浪漫美感、诗情画意啊?把它们变成筐里的柴禾、化作灶膛里的燃料,才是最现实、最实际、最迫不及待的事情!
  拾柴禾,要用筢子搂。费力劳神搂起一大堆树叶子,使使劲填到筐里,其实也没多少东西。一下午搂几大堆树叶,也难以填满筐。再者,树叶子太虚空,看似挺大的一堆树叶,一把火,“呼燎”一下就完了,一筐树叶也烧不开一壶水。所以这种劳动有点不值得,孩子们大多希望多拾点干棒之类的硬柴禾。那样,就委屈大树们了。几个小家伙抱着树使劲地晃荡,或者施之以拳脚,指望着能够多掉下一些树枝来。更有急功近利者,爬到树上擗上几枝大檗股,以充任务。更多小孩子,则高高地仰起头来,盼望着天上掉馅饼。后来读书时,读到“落叶添薪仰古槐”的诗句,觉得古人和我们生活的距离很近很近,这诗,写得多么逼真啊。
  红日西沉,倦鸟归林。孩子们的筐头也装满了。于是,大家一路狂呼乱喊、张牙舞爪地向着霭霭炊烟里奔去,哪管它树林子里鸦飞鹊噪、吵成一团。(蓝田月明)

泰山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21849次访问,全刊已有4849800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