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泰山学院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『粗犷』、『剽悍』与『粗狂』、『彪悍』

   期次:第13期   作者:孔见、景迅   查看:3054   

得力于语素的丰富与惊人的造词能力,现代汉语还可以创造出形音义相近的新词,既避开了误读和误写,又创造了新词语,这实在是一举数得的举措。现在我们从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的“粗犷、剽悍”与“粗狂、彪悍”就是此种语言现象的典型例子。

“粗犷”(cūguǎng)一词经常被用于形容戏剧或绘画中大胆、泼辣的艺术风格,如京剧荀派艺术《痴梦》中扮演朱买臣的前妻崔氏和《红楼二尤》中扮演尤三姐等演员的表演风格。但“粗犷”经常被误读为cūkuàng。因为以“广”为声旁的字如“邝圹纩旷矿”都读kuàng,唯独“犷”读guǎng,所以“犷”是很容易被类推为kuàng的。

但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以下简称《现汉》)第3版(1996年出版,又称修订本)新收了“粗狂”一词,于是,如果有人将“粗犷”误读成cūkuàng而被人指出,那么他可能会辩解说他用的是“粗狂”(cūkuáng)。

无独有偶,“剽悍”(piāohàn)一词经常被误读为biāohàn,而《现汉》第5版(2005年)增收了“彪悍”(biāohàn)一词,于是如果有人将“剽悍”误读成biāohàn而被人指出,那么他可以辩解说他用的是“彪悍”。
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在现代汉语的历史上,语言学家或语文教师、语言工作者,为纠正“粗犷”、“剽悍”两词的误读、误用和误写,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,然而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。而“粗狂”、“彪悍”两词一出似乎两全其美、皆大欢喜了,其实不然,问题没有这么简单。

表面上、简单化地看,好像“彪悍”、“粗狂”的产生或说增收解决了“剽悍”、“粗犷”的有关问题,但实际不然,弄不好比“彪悍”、“粗狂”出现之前更容易出错,也就是说,《现汉》增收了“彪悍”、“粗狂”两词,使“剽悍”、“粗犷”两词的运用更加麻烦了。

“彪悍”与“剽悍”,“粗狂”与“粗犷”已经成为两组同义词或近义词,同时也是音近词。因此,在语言实践中,必须仔细辨析,认真选用。否则,会更加混乱。。

为了帮助读者准确掌握和运用这两组词语的形音义,现将《现汉》的解释抄列于下,以方便读者的比较和选择:

【粗犷】cūguǎng①粗野;粗鲁:~无理。②粗豪;豪放:歌声~|~的笔触。

【粗狂】cūkuáng粗豪狂放:风格~。【剽悍】piāohàn敏捷而勇猛。也作慓悍。

【彪悍】biāohàn强壮而勇猛;强悍:粗犷~。

但无论如何,“剽悍”和“粗犷”永远是最为规范与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,绝不能轻易为“彪悍”和“粗狂”所替代。

泰山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6600次访问,全刊已有4884435次访问